國際販自動售貨機是怎么回事?
時間: 2021-01-18
瀏覽次數:
自動售貨機(又稱自動販賣機)在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西歐,二戰后,以日本為代表開發出了飲料自動售貨機,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突破創新,自動售貨機已經步入了四十
自動售貨機(又稱自動販賣機)在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西歐,二戰后,以日本為代表開發出了飲料自動售貨機,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突破創新,自動售貨機已經步入了四十五個國家,其中美國和日本發展最快。日本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售貨機市場(平均23人一輛自動售貨機,人均最多),通過自動售貨機出售的 商品多達6000余種。日本每個消費者每年在自動售貨機上的消費金額達到5.5萬日元。美國自動售貨機的零售額高達293億美元。全世界每年通過自動售貨 機銷售的商品總額已超2000億美金。自動售貨機在國際上(特別是日、美等發達國家)混的可謂風生水起,人送外號“國際販”。
一向走國際路線的“國際販”在1999年開始勇闖中國零售業市場,雖意氣風發,但一出手就吃了一個閉門羹——中國人大多不接受這種消費方式!
一方面,中國的消費群體習慣了與人有些微交流的購物方式,當便利店尚未大規模鋪開時,人們選擇了超市或者街邊的小賣部甚至是雜貨鋪,或許在中國人的消費觀念中微交流能帶來些許安全感,無人超市會讓人感到無所適從!
另一方面,中國的方方面面都顯示:權力比金錢更好說話。真正掌握話語權的,還并不一定是誰呢。比如在日本,可口可樂、三得利等飲料啤酒商是自動售貨機的主要運營方,他們完全決定了售貨機放在哪里、如何操作、怎么補貨等一系列關鍵問題。而在中國,像友寶這樣的大運營商才擁有更大的話語權。
早期的“國際販”在中國零售行業一開戰就被打得頭破血流,無論從數量的嚴重不足,還是經營模式上經驗匱乏,甚至是大環境下的蓄意破壞,都使初來乍到的“國 際販”只能在零售業的大潮中夾縫中求生存。但是自動售貨機本身并沒有止步于此。這十多年來,自動售貨機蟄伏底層,通過不斷的創新,完善自我功能,力求突破 當時的尷尬局面。如今的自動售貨機全面發展,簡直就像開掛了一樣!
自動售貨機支付功能:由傳統的投幣(硬幣、紙幣),到如今的微信支付、支付寶支付、IC卡支付,甚至刷臉支付(刷臉打折)、擁抱支付等,果然科技才是第一 生產力,隨著科技的進步,國際販的“人生軌跡”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現在街面上的自動售貨機不光功能新穎,顏值也是相當的秀色可餐。在地鐵站、商場內 的“國際販顏王們”甚至引來不少好奇BOY上前拍照合影。
如此看來,“國際販”現而今也算是基本熬出頭了,按照這個發展勢頭,相信要不了多久,“國際販”要改名“中國販”了——畢竟未來自動售貨機(自動販賣機)最大的市場在中國!